校园资讯鄂尔多斯市 中学绿色校园行
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所以,我国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超过10%。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已把1/3的城市包围。这些生活垃圾绝大多数是可以回收的,但是中国垃圾回收利用率仅是40%,而日本竟达75%以上。你们知道吗?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元人民币。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产生着大量的废弃物。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与回收。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造纸的原材料最主要是木材。我国每年至少消耗万立方米的木材,大约相当于10年生树木2亿株,生产一吨纸大约要10年生树木20株。据统计,回收千克废纸,可生产千克的再生纸,节约木材4平方米,相当于保护17棵大树,减少35%的水污染。
扔一个电池就等于扔一个“原子弹”一样,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这数字是多么可怕的!
目的:
1.通过回收学校学生喝过的饮料瓶和废旧的报纸、草稿纸、废旧书刊等可回收的物品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2.成立爱心基金,奖励家庭贫困的学生;
3.长远的来说,让学生养成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 习惯,让学生懂得因他们的存在而使得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一点点!
发起人和发起时间:
董永宏(鄂尔多斯市一中地理教师)于年9月从我校发起“绿色校园行,爱心溢满家”(简称“绿-爱”,同学们习惯称“溢满家”),最初是一个班,慢慢地,到一个年级,再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我们倡议并践行每一个瓶子、每一张草稿纸都回收。
从最初的每个班开始宣讲到每学期开学时国旗下演讲动员或分享“绿-爱”的经历与感悟,目前我校全体师生基本形成的这样的习惯。
我们的旗帜和logo(我校学生设计)
组织形式:
1.每个班级每天把自己班级学生喝过的饮料瓶、用过的报纸、草稿纸、废旧书刊等可回收的物品利用回收箱(带)收集起来,送到明德2号2楼地理办公室斜对面小屋(我们的回收基地),有专门的学生志愿者负责具体分类放置,积累到周末,联系回收站换成爱心基金,并记录每次收入情况。
2.、届学生毕业期间,高三学子将自己的学习资料捐助出来,我们分类整理,面向高一、高二进行慈善售书,获得爱心基金,奖励给我校学子和其他贫困地区学子。
3.在每个教学楼的2楼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每学期期末时送到我校化学实验室进行处理。
目前的情况
1.我校所有师生参与到了这项有意义的“绿-爱”行动中,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截止到.4.15,我们回收塑料瓶子、废旧书刊、报纸和草稿纸等获得爱心基金累计达.5元,资助给我校贫困学子66人!
3.我和届、届学生志愿者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活动,获得高三同学捐赠的近4万册图书、笔记等资料,向高一、高二同学义卖,获得爱心捐款元,全部捐助给了甘肃天水交川小学、康巴什二中和呼和浩特清水河县的贫困小学!
4.我校毕业的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大学开展“绿-爱”,例如届郭帅在中南财经大学,刘思雨和吕昕等在内师大,并且将所得基金捐助给了希望小学。
环保在行动:
班级回收瓶子的瞬间
周六放学我们一起制作回收箱
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回收箱
回收箱积累满了,同学们便到“绿-爱”基地
废旧试卷、稿纸、期刊的回收,与瓶子分类放置
每天的值班,我们的志愿者工作
“绿-爱”基地小屋风景
孩子们满脸幸福的笑容,因为我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元旦文艺汇演-报告厅的“溢满家”
届高三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资料收集
届高三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资料分类
届高三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爱心助学(康巴什二中)
届高三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甘肃交川小学爱心助学
届高三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慈善售书现场
届高三毕业期间组织的“慈善售书,爱心助学”—呼和浩特清水河县的贫困小学爱心助学
校园“绿-爱”宣传展板
(本期目内容由鄂尔多斯市一中团委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zx/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