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作品我与鄂尔多斯酒的故事
山羊作品|我与鄂尔多斯酒的故事
鄂尔多斯酒,是驰名全国的白酒品牌。我,是鄂尔多斯一位普通的 新闻记者。三十多年来,我与鄂尔多斯酒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01
次采访鄂尔多斯酒厂,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一个深秋。
有一天下午,从达拉特黄河平原来了一位农民,是我曾经采访过的种粮大户。他来鄂尔多斯报社找到我,急匆匆地说:“王记者,我来是求你一件事:我赶着胶车,拉了三千多斤玉米和高粱,要卖给酒厂,可酒厂门前排了四五里的长龙,看来今天又得住店过夜了,我急等回家有事,你们记者有办法,你看能不能帮我今天把玉米卖了,我好连夜回家?”
我一听犯了难,我和酒厂过去也没有过交道,该怎么办? ,我决定马上就去酒厂采访,趁机提出解决这位农民兄弟的要求,试试看如何?
于是我就立马去了酒厂。到了酒厂门前一看,果然,给酒厂卖粮的大小骡马牛车排了一字长蛇阵,一眼望不到头。
我找到酒厂领导,亮明了我的身份,一位姓郑的副厂长负责接待我采访。在办公室听完情况介绍,于是就下车间参观工艺流程。当来到出酒的那个车间,雾气腾腾中,一缕缕酒香扑鼻而来。只见郑副厂长拿起一只搪瓷缸,在酒缸里舀了满满一搪瓷缸,递过来让我品尝,说:“王记者,这是 的腰窝酒,你尝尝!”
我接过来品了一小口,只觉得满口酒香,余味不绝,情不自禁赞叹道:“好酒,好酒!”
我把搪瓷缸递给郑副厂长,他接过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大半缸子,然后用手一抹嘴,说:“好酒,好酒,过瘾啊!”
我看他高兴,就趁机小声对他说:“郑厂长,我的一位亲戚今天拉来一车玉米,正常排队今天恐怕轮不到,你看能不能优先过秤结算?”
郑厂长一听,哈哈一笑,马上说:“小事一桩,小事一桩!不过,你得先喝一缸子酒,喝完,我立马给你办!再者,你是我们酒厂的客人,不喝我们的酒不行!”
说时迟那时快,老郑舀了满满一缸子酒,端过来让我喝。他哪里知道,我是我们报社的四大酒仙之首,号称“不倒翁”,现在郑厂长让我喝酒,岂不是小事一桩,正中下怀?我接过他递来的酒缸,毫不犹豫,“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喝光了。
老郑看我喝完酒面不改色,伸出大拇指连声赞叹:“好酒量,好酒量!”
当然, 的结果不言而喻,那位农民兄弟当天下午就卖了粮,拿到了粮款,欢天喜地向我道了谢,回去了。
鄂尔多斯酒在当时,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纯粮好酒,供不应求。现在看来,酒厂门前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卖粮车队,那飘满大半个东胜城的酒糟香味儿,不就是 的广告吗?实打实的纯粮酿造酒,不受消费者欢迎才怪呢!
02
我第二次采访鄂尔多斯酒厂,大约是在年。
这次采访,是由一则产生轰动效应的广告引起的。
一天上午,我刚到办公室,就有人打来电话,问:“你是报社的记者吗?王三是何许人也?”
劈头这一句话,就问了我个莫名其妙!我回答:“谁是王三?哪里有王三?”
“你看看你们今天报纸的第四版,整版就一句话:王三哪里去了?”
我急忙翻开报纸,果然整个版面就六个字:王三哪里去了?
我也不知就里,只好回答:“我也不知道谁是王三。”
放下电话,带着好奇和疑问,我就去了广告部。一问才得知:王三就是鄂尔多斯酒厂的厂长,他的大名叫王克勤,因他在家里排行第三,人们就习惯称呼他王三,久而久之,而他的大名,却很少有人称呼了。
我接着追问:“那么王三哪里去了?”
广告部主任和我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平时关系虽然很好,但他今天却故意和我卖关子:“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请耐心等待,谜底在一个星期后揭开!”
奥!我明白了,这是广告策划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要造成悬念,引起人们的好奇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w/1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