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趣野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领克01一起去看
我们本次长城探寻之旅的最后一个目标,是鲜为人知的宋长城。内蒙古境内所残留的宋长城,其实是北宋丰州故城的防线的一部分。而位于现鄂尔多斯市东南准格尔旗的丰州故城,几乎已经是北宋当年势力范围的最北端了,建城的意义,便是地方提防来自北面的契丹和西面的西夏。
在历史上,丰州城也的确是北宋与辽、夏交锋的最前线。在北宋建国之前,丰州城一直属于辽国,宋太祖建国后,丰州归属北宋,年西夏攻陷丰州城,20年后宋仁宗再次收复丰州,年金国占领了丰州,年金国将丰州赐予西夏,但很快,金和西夏均被蒙古灭国。
而内蒙境内的宋长城,说是长城,其实其存在形式为烽燧,即烽火台。每一个烽燧均是一座独立的屯兵堡垒,每个烽燧均据高而建,登上其中一座方可见临近烽燧,在战时,烽燧预警的烟火很快便能逐一传递。
我们此次所寻找的宋长城,位于准格尔旗羊市塔地区,也许是我们之前找到了太多地图上标及模糊的野长城,所以我们对能够找到宋长城这件事情并不觉得有太大困难,但我们不但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宋长城。
从鄂尔多斯出发前往羊市塔的道路,是我们此次旅行中所经历的最难走和最脏的一段路,没有之一。因为此段路上有大量的煤场,包括大量的露天煤场,整个天空似乎都是灰蒙蒙的,而且有大量的重卡把路面破坏得极差,甚至超过了我们之前所走过很多草原非铺装路面。除此之外,路面积水和运煤大车上渗出的水残存在地面,我们出发前刚刚洗过的车,几乎20公里不到,就脏得连我们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而我们所发现的宋长城烽燧,正是坐落在这样的路边。烽燧本身远看不大,但是开到其脚下,我们才发现,烽燧残存部分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通过无人机探路,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农耕用土路,一直能够通到烽燧之下,不过仍需我们自己爬一段山丘,才能到达烽燧之上。
烽燧脚下还有一片已经被开发的耕地,刚刚被松过土,我们的车开过这块地时,全部车轮均被厚厚的泥土覆盖,却完全不必担心“泥足深陷”,领克01的越野能力可见一斑。
而远看并不是很大的烽燧,实际上真的不小,其底座直径大约15米,高10米左右,爬到烽燧顶端,可以看到整片山区,也能看到不远处的下一个烽燧,古人在烽燧的设计上的确有自己独特的心思。
不过,让我们深感遗憾的是,宋长城并没有像我们在内蒙境内所看到的其它朝代的长城那样,有明确的身份碑,不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这几天所看到的长城均有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碑文,但是我们在宋长城烽燧附近无论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样的标记。
虽然宋长城似乎没名没份,但无论是查图片、文献、长城考古记录和询问当地村民,所有信息均指向这就是宋烽燧,我们在烽燧顶端和周边,也看到了大量散落着的带纹路的破碎石砖,而且怎么看怎么也不像是现代产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c/1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