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智咖汇聚一堂共话车圈成长
11月3日,上汽集团在广州举办了《智咖汇》活动。作为上汽集团倾情打造的媒体沟通平台,《智咖汇》为“交个朋友”而来,无隙沟通,品牌化运作。本期《智咖汇》特邀上汽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管熠中、上汽“科技小巨人”零束软件与捷氢科技的业务负责人,与媒体记者分享真知灼见,以期思想汇聚,观点交锋。
今年6月份,上汽集团对外正式发布了上汽全新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扁平化的LOGO,扁平化的LOGO也是现在行业的趋势。新的愿景、使命是“引领绿色科技、逐梦精彩出行”,在绿色和智能两方面打造上汽自己的技术竞争力,为出行呈现精彩的方式。新的价值观是“用户为本、伙伴共进、创新致远”,体现上汽更加开放的格局,始终围绕用户的价值观。
目前,汽车产业转型就是智能化、电动化两个方向。愿景、使命、价值观表述三个重点,一是全面打造ToC端能力,用户为本的思维。另外是在智能网联和电动化方面,上汽做了最深入最全面的布局,先是在新能源,然后是智能化方面。现在更加需要以开放共赢的心态,尤其是进入智能,需要和合作伙伴共同来打造。
通过《智咖汇》,参会的媒体老师了解了上汽在转型的过程中,孵化培育众多“科技小巨人”,从更多新鲜的角度了解“大上汽”。
新能源领域:
捷能:国内新能源车研发“黄埔军校”,上汽自主掌握的“三电”(电池、电驱、电机)核心技术的研发主体,技术力量国内首屈一指;
捷氢科技: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领跑者,承载上汽氢战略,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及服务。以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化为己任,致力于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开创氢能时代新篇章;
智能网联领域:
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汽车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以上汽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以及丰富的业务场景为基础,创建人工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切实提升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帆一尚行:为上汽全资投资的云计算中心,以及汽车行业第一个云计算中心,于年启动云平台建设,以期建成支持上汽集团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战略转型、引领中国汽车行业创新的趋势科技基础平台。平台基于多种开源框架定制开发,以业务系统及应用场景的底层云化为切入点,与云计算行业领先厂商深度合作搭建混合云架构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弹性计算、数据、存储、网络、安全、应用、人工智能、IOT等服务;
零束:“软件定义汽车”变革潮流的引领者,立足上汽“新四化”战略优势,致力于成为智能驾驶基础技术领域有竞争力的提供者和合作伙伴,打造汽车行业首个全栈技术解决方案——零束银河4+1,让车成为有生命力的人类伙伴;
联创电子: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技术的自主“领头羊”,上汽旗下联创电子是国内首家成功量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iECU)和智能制动系统(iBS)的自主创新科技企业,其智能转向系统(iEPS)和车联网智能终端(iBOX)的市场规模均位居前列。近年来,联创电子以iECU、iBS、iEPS、iBOX四大核心业务为抓手,积极打造汽车智能网联创业创新孵化平台,构建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加快建设汽车电子自主核心能力;
中海庭:行业领先的高精度电子地图全数据链服务供应商,高精度地图为智能驾驶关键技术,是一种具备高分辨率、能实时更新数据的“超级地图”,既是感知系统的一部分,又是决策体系里重要软件模块,服务于智能驾驶决策控制器,是决策的重要一环。
友道智途:今年8月份成立,致力成为全球商用车领域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网络货运平台的创领者,其自动驾驶将在港口、厂区、干线物流场景率先落地。依托上汽在自动驾驶、新能源、网络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前沿技术上的丰富积淀与完整产业链优势,友道智途已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建立起全栈自主软件和数据驱动算法、高算力车规级计算平台、网络信息安全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这些是内部孵化,重点第一批有15-16家“科创小巨人”,这几家公司都会奔着上市的步伐去走。走入电动新赛道,不能只靠上汽自己做技术孵化,所以上汽利用金融和投资,在“十三五”已经开始大规模对外进行技术孵化。上汽通过金融平台对外投资的相关技术企业已经实现了15家企业在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比如宁德时代,在上汽投资宁德时代的时候,它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上汽通过金融平台对外投资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像芯片企业,里面主要是人工智能芯片,投资了超过10家,其他的智能网联企业、新能源企业、智能制造等等,手笔是比较大的。上汽在技术转型可以理解为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我们自己内部孵化“科技小巨人”,另外是通过跟外部协作,开放合作,下面列了比较知名的,有上汽投资的,清陶、地平线、QuantumScape等等。
在今年9月举行的“世界新能源大会”上,上汽总裁王晓秋也向大家表示上汽碳减排的决心和行动,力争在年实现碳达峰,年新能源车销量超过万,占比超过32%。这个数字是包括了合资企业下面的合资品牌的,如果只是统计自主品牌的话,占比会更高。领先的技术,新一代电动车平台、创新商业模式都会伴随企业的成长形成质的变化,会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落地。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首届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上,上汽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宣布在“十四五”五年里面,要继续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投入亿。上汽现在进入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变成一个新的终端,在网络安全的新领域投入是相当大的。像上汽这样的企业,安全是深入骨髓的基因,传统汽车领域,我们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进入智能汽车新时代,新的安全关,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我们也会带入进来。所以我们是全面的转型,底气是技术上是全面的创新。
这些技术最终要落实到产品上。智己和飞凡是当前的两个重点项目,上汽自主品牌要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再次发起冲击。智己汽车今年1月份正式官宣,已经有人的天使轮用户,今年年底会小批量进行交付。飞凡汽车这个中文名字就在上周刚刚确定。明年会有新产品ES33正式跟大家见面。
上汽在上海的洋山港做L4级的自动驾驶项目,用了5G+L4技术,在港区的特定场景下实现对集装箱标准箱的运输。这个项目不是技术展示项目,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在港区的特定场景下,平均的接管里程超过了2万公里,今年是4万标箱运输任务。自动驾驶卡车在这个场景下可以很好地替代人工,能够大幅提升效率。按照上海市交通部测算,效率提升以后相当于再造一座东海大桥。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领域现在还受到法规的约束,但是在特定场景已经可以率先实现商业化的运行。
上汽在港区除了做智能重卡以外,还做AIV小车,用来运载集装箱的,一辆小车上面拖一个集装箱,没有驾驶员,是自动的。AIV小车是完成园区内的物流,当集装箱要往外送的时候就可以用L4智能重卡。所以智能重卡+AIV小车,跟港区里面的信息流、物流进行对接,包括出入海关都实现无人化,包括大吊车,把集装箱安放到卡车上都实现了精准的定位,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化,从而提升效率。
上汽有一个重点项目是“北疆绿氢城”,是跟鄂尔多斯联合大作。上汽的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产业化的程度。鄂尔多斯的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年产万辆级。氢动力也不再遥远了,它可能在乘用车领域相对商用车会滞后一点,但在商用车领域它已经有很现实的应用场景了,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这个项目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达到万辆级的项目。上汽现在在氢动力的应用方面也是应用车型最全的,有氢动力的乘用车,有重卡、大巴、轻卡等等。
电动化和智能化给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原来在传统燃油车及传统的电子电气架构下面,中国一直在跟跑阶段。但自从电动化及智能化转型开始之后,我们国家跟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领先。智能化这块提供了非常好的赛道,就上汽来说,智能化的全栈开发能力会成为上汽集团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李冉)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zx/2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