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互助献血应果断叫停

文/吴睿鸫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消息,针对网民反映“每次输血必须先去献血”的留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办公室、市卫健委11月19日回复称,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中心血站为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长期未能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团体献血活动,导致血液库存严重不足。为保障急诊抢救患者用血,市卫健委、医院积极倡导非急诊抢救患者及亲友等参加互助献血。(11月23日澎湃新闻)

献血法第15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显然,我国法律提倡的是自愿式互助献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法律所提倡的自愿式“互助献血”,在救治危重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常规性义务献血的重要补充。只不过,在这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医院将“互助献血”由提倡变成为强制,若患者家属不能完成“互助献血”任务,就不能得到及时医治,甚至延误病情。

就网民所反映的“每次输血必须先去献血”事件,指的就是强制性“互助献血”,不仅普通老百姓对此特别反感,意见很大,甚至有些地方出非法买卖血液事件,严重影响到患者用血安全性。显然,现在就要紧的是,强制性“互助献血”应果断叫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年9月,国家卫计委就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年3月底前停止“互助献血”。不过,不少地方在叫停互助献血后,对医院临床用血带来重大考验,频频出现“血荒”。

医院之所以强制性要求患者亲友“互助献血”的根源在于“血荒”。医疗部门要想破解“血荒”,一方面,应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动员民众力度,大力推行义务献血;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组织引导公务人员参加义务献血;此外,适度增加给予无偿献血者的营养补贴、交通补贴、误工补贴额度等。一旦“血荒”问题解决了,医疗机构也就没有了准备治疗用血的压力,如此以来,没互助献血也就不会现出现强制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w/20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00001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