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牧区的新鲜事西鄂尔多斯草原见闻澎

<

春到草原,万物复苏。

阳春三月,记者在西鄂尔多斯草原上看到,随着疫情逐步稳定,草原上到处可见忙忙碌碌的身影,当地的人们正在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乡村振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在深入采访中,记者不断被一些新鲜事儿吸引着、感动着。

种养殖算起精细账

今年51岁的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阿拉腾瓦其尔一直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家里有多亩草场,多只羊和10几头牛。家里三口人,独生子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参加了工作,每年卖牛羊的纯收入就有40余万,不愁吃不愁穿,有一辆小轿车、一辆小货车,在嘎查里,他属于那种让人羡慕的“好活人”(意即生活舒适)。

可就是这个养了半辈子牛羊的“好活人”去年突然请回了几个外地人,而且还把原来种饲草料的地种上了一些树苗苗,说是叫什么“钙果”。嘎查里的牧民对此非常不理解,纷纷说他放下舒服日子不过找难受了,瞎折腾。

大家说的也是,放着安安稳稳的挣钱日子不过,反而去冒风险做自己没做过的。阿拉腾瓦其尔说他也理解周边牧民们的这些说法。

但他有他的打算。他现在的牧业生产规模已经顶到了发展的“天花板”,不可能再有大的增加,今后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我才刚过50岁,在牧区还算年轻的,还有闯一闯的条件,想发展一些新的挣钱项目,没准儿能走出一条更好的路子来呢。”阿拉腾瓦其尔说。

这两天,他和山西的果树专家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s/19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00001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