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一则通告鄂尔多斯再次出圈,又是

作为生活在鄂尔多斯十多年的内蒙人,这一刻无比欣慰,鄂尔多斯又上热搜了!

暨上月末鄂尔多斯专车接“鄂尔多斯宝宝们”回家风靡内蒙人的朋友圈后,这是鄂尔多斯在疫情防控政策上,又一次温暖人心的时刻。

01

官方通告,权威发布,用正式行文的方式告诉广大民众:“在鄂尔多斯,无论任何时刻,我们都坚持生命至上,救人为先”。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很多人心里会嘀咕:这不是应该的吗?

对啊,就是应该,所以难得!尤其是在当下......

在我们的观念里,生命至上一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本来是最低底线,原本都是常理的事情,却需要单独再强调一下。我并不觉得荒诞,只觉得如鲠在喉。

正因如此,才更能让人感受到疫情时代,很多人经历过的那些生存艰难,究竟有多难。

我不知道简简单单一句“生命至上”为什么让人想要流泪,大抵是在全国很多地区被疫情弄得人心惶惶时,很多人居家静默从经济有问题到现在精神似乎也有了问题后,居然还能听到一个官方告诉我们:生命至上。

没在这个城市生活过的人,或者不了解这个城市的人,也许觉得这是在作秀。但我可以告诉你,有些时候是可以相信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告在网络上发酵以后,各种吐槽声此起彼伏,官方回应:

通告是为了提醒广大市民,因为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也比较紧张,之前国内个别地区在隔离期间遇到过一些问题,为了防止遇到类似的问题,市里就提前想到预防一下,所以就发布了这样一则通告,让老百姓随时可以拨打电话进行救援。

虽然我没有在其他城市感受过疫情之下的众生相是什么样的,可是从那些网上被爆出来的真实案例,可以感受相对而言鄂尔多斯这个城市确实比较温暖。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觉得在疫情面前的对比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不会因为鄂尔多斯做得好,就去拉踩说别的城市做得怎么怎么样。

我们为什么要对比不好呢?除了总结经验教训,向好看齐才是疫情时代该有的样子。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继续混乱下去。我们都渴望三年以前不戴口罩的日子,虽然我们知道也许很难实现。

02

也许是因为这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都做得可圈可点,所以这三年我还真没觉得生活被波及得有多严重。除了有确诊时,突然间一下子行动受限,导致出行不便而感到不适,比如上个月。

由于上班的地方距离家有六十多公里,不会开车的我只能两地跑,每个周末才回家。可是最近我已经连续三周没有回家了。因为疫情,不敢乱跑,回去容易,来时太难。

讲真的,这突如其来的反扑,形式比三年前全国各大城市刚经历疫情的时候,还要严峻。忆起三年前居家静默的那几个月,我都不敢想象如今居然还能正常上下班,这是一件多么幸运又奢侈的事情。

话说,一直都算得上风平浪静的鄂尔多斯上个月突然之间新增了那么多确诊,大家还是有点慌。平时一个多小时就能随意抵达的地方,遇上疫情防控却成了寸步难行的跋涉。

居家办公的那几天,我刷到很多短视频,有些人早上去单位还好好的,下班以后就回不去了。虽然被困住的不是我,但也能get到那种近在咫尺却触不可及的绝望。

这一个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内蒙古人,见多了、似乎也见惯了那些因为疫情防控而关于生命的遗憾。但不得不说,每次看到有些病人因为疫情防控政策却叫不到救护车而贻误救治的新闻,还是觉得心里怪难受的。

突然间就对一句网上的话无比感慨:特殊时代下的众生,没有谁能真正做到事不关己,今天没影响到你,不代表永远都影响不到你。轮到你的那天,还能觉得高高挂起?恐怕哭都没地儿哭。

所以越发觉得,当我们好的时候,不去吐槽别人就是最起码的善良。当我们不好的时候,不去羡慕嫉妒恨别人做得优秀,而是努力让自己也变好,才是最理智的行为。

03

在这一则通告上热搜后,有很多争议声接踵而来,有许多外地网友开始吐槽:

这本来就是应该做到的,凭什么夸,有歌颂的必要吗?

最基本的一些事,有什么好感动的!

本来就是作秀给人看的,这和打断了你的腿,再给你一根拐杖,还要你感恩戴德有区别吗?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现在的心境,讲真的,鄂尔多斯最近的确诊人数比三年前最严重的时候还要多。可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也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如今变得平静而坦然,倒不是说躺平了,而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大家都有在认真的相互配合。

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只是慌,而没有乱。那种双向奔赴的信任与支撑,想必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懂吧。

喊口号谁不会呢?对啊,谁都会!可是我们真的没在喊口号,而是当困难来临的那一刻,有在努力践行。别的地方有没有做到我不清楚,也不吐槽,但是鄂尔多斯做到了。

但凡多去看看新闻的人,应该都明白内蒙古疫情现在应该算得上是全国比较严重的,而且今年内蒙古的疫情基本上没有真正停止过,断断续续一直在反复。最早从东边开始,然后到呼和浩特疫情爆发,鄂尔多斯在内蒙古算是离呼和浩特比较近的市了,但每次都化险为夷,凭的可不是运气!

想想这一年鄂尔多斯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的温暖举措,不只是“感动”二字得以诠释,上海疫情爆发,鄂尔多斯包机把在上海读书的鄂尔多斯孩子们接回家;北京疫情爆发,鄂尔多斯包车把在北京滞留的学生接回家;呼和浩特疫情,鄂尔多斯又是第一时间联系所有在呼学生,安抚情绪,包车接回家,并且隔离期间所有费用全包。

那一幕幕振奋人心的画面,让我联想到的是每一次重大国际事故面前,中国的撤侨行动。小到城市,大到国家,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多时候都感受不到它的伟大,甚至会觉得它不够好。

可是当我们真正需要托底的时候,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依靠”,在一次又一次不满与理解的纠葛中,终于明白它的与众不同。

试问全国还有哪个地方是这么做的?或许我见识浅薄,了解不够到位,可能有些城市也是这样的,但我想这样的地方一定不多!

能在这样人心不暖的年代,来这样一则公告,不管实际意义有没有,都挺温暖人心的,正应了那句广告语:鄂尔多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有些人阴阳怪气地说鄂尔多斯的所作所为是在给别的城市捅刀子,一句“生命至上”好像显得别处都不把人命当回事似的。

虽然生活里时有黑暗,但拜托不要把所有的人和事都想成阴谋论,全国各地都在为了疫情努力,可能有的地方做得不够完美,但大家都在相互帮扶,谁也不容易!

之前有奶爸持刀闯卡买奶粉让人觉得气愤;三岁小孩一氧化碳中毒最后没能救治让人唏嘘;孕妇即将生产因为疫情防控最后母子双双离世让人心痛......

疫情持续三年多了,在这期间我们看到过不同类似的事件。除了如鲠在喉的难过,就是无能为力的遗憾。

确实,说白了鄂尔多斯这一次只是把本就该做的事情做了,而且通告也只是把本就存在的法律给群众科普强调了一下。

却也正是如此,突然间让我们意识到当紧急情况下要面临基层一套繁琐无理的防疫流程时,在不损害他人生命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自救,我们可以紧急避险,可以硬气一点。

这样科普性质的举措,确实犯不着过分崇拜,但更不该被大肆讽刺。我们生活在这里感到骄傲,那是因为我们或者我们的家人朋友就是政策的直接受众,切实感受到了温暖,所以坦荡地表达出我们的热爱,这没毛病吧!

没有过分褒奖,没有夸张,没有跪舔,只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不管你信与不信,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鄂尔多斯都挺好,也希望被疫情困扰的所有城市,能坚挺到柳暗花明。

end

晚荐:文风多变,喜好单一,对的缘分,会晚点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s/190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00001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