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小年习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个别地区蒙古族为腊月二十四祭灶),主要是举行祭火仪式,为此,每家每户从早晨起来便先把早已准备好的羊胸肉整块地放在锅里慢慢地蒸上,然后开始紧张地收拾院落、棚圈,打扫住房、凉房,将就要过去的一年里的所有垃圾尘土清扫的干干净净,住房和院落整洁有序、焕然一新。
至下午时分,所有的事收拾停当后,主人开始加火猛煮锅内的肉,煮这种肉不加任何佐料,只放一些奶酪、红枣,并加点盐,肉煮出来后,将肉块捞出来,在煮肉汤里下入糜米,米要下的正好,做出的米饭才不软不硬,香喷喷。在做米饭的过程中,主人要将羊胸叉的肉轻轻剔下,只留形如等腰三角形的完整胸骨架,垫上一张麻纸,在麻纸上画出八瓣莲花的图案,意为吉祥如意,以莲花宝座作底,然后在胸骨的三个点上用细毛绳缠绕三匝,再取米饭、香枝三炷等放在胸骨上,上面覆盖天蓝色的一块哈达,祭灶的祭品便准备就绪,然后到厨房,在灶台上的每一角放一堆很干净的细沙,主人率领全家人在灶前跪下,诵读起《祭灶词》。
之后由主人将祭灶用的胸叉肉及其它祭品一并放在燃着旺火的灶内,众人叩拜后,向灶内以酒杯滴酒三次,再出屋向天地泼洒三杯奶酒,祭礼即毕。接下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主人居中而坐,端上来肉香扑鼻的祭灶饭和大块的手把肉,将 碗盛在木钵里的米饭敬给年长的主人,请他享用尊敬的“德吉”,然后再给众人盛饭,主人按旧时的习俗,用手将米饭掐成饭团,一块一块地掐,慢慢地享用,并给家人讲述起古老的腊月二十三日习俗是如何形成的,每一个祭灶细节都代表的是什么意思。这顿饭是经过特殊制作的饭,所以要做的多一些,以后的每天要热着吃一点,直到除夕之夜,同时也意味着从这时起,就开始过年了。
本文来源:东胜文化旅游体育局
本期编辑:李丹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c/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