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数据告诉你年上半年鄂尔多斯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049016.html
上一篇文章: 鄂尔多斯一旗启用一批测速设备看看在哪里 下一篇文章: 花季鄂尔多斯哪好看,一份指南送给您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紧密团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系列部署要求,着力推进“六稳”“六保”工作进展。从当前看,疫情对鄂尔多斯市经济的直接影响已逐步减弱,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在有序恢复,多数经济指标降幅收窄。随着企业复产达产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主要矛盾逐步由供给端向需求端转移,国内外需求恢复相对缓慢,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投资意愿减弱,服务业回暖尚需时日,对鄂尔多斯市经济造成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经济复苏的力度仍需加强。
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走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4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 产业增加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下降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1亿元,同比下降6.2%。规上工业降幅有所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6%,降幅较一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3.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7.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两降一升”, 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5.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6%。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3.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9个百分点。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工业经济增长压力有所加大,投资、消费降幅收窄。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和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积极利好因素不断累积,全市经济平稳复苏,稳中向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户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户,复工率97.4%;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家,复工率91%。除部分企业因资源采空、企业关停、季节性检修因素停产,基本实现应复尽复。↑鄂托克前旗盖起葡萄大棚,为贫困户和低收入户提供了就业平台就业稳定得到保障。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国家、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截至年6月底,全市实现新增就业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5%以内,低于控制目标(4.5%)1.55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就业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4.5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征缴失业保险金.04万元。居民收入明显回升。上半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下降1.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6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一季度提升8.9个百分点。财政收支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同比下降14.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亿元,非税收收入41.4亿元,占比为81:1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民生支出.8亿元,占比达51.2%。全市累计争取到位新增债券资金45.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0.5亿元,专项债券25.4亿元。先行指标走势向好。用电量增速加快。全社会用电量.1亿度,增长7.7%,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区9.0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33%、6.5%和24%,工业用电量亿度,增长6.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金融存贷增长平稳。截至6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亿元,同比增长5.1%;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3.2%。客货运量降幅收窄。铁路客运量.5万人,同比下降35.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1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8万吨,同比下降10.7%,较一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公路客运量70.1万人,同比下降65%,较一季度收窄4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8万吨,同比下降10%,与一季度持平。民航客货运量受影响仍较大,旅客吞吐量人次,同比下降71.1%;完成货邮吞吐量.8吨,同比下降57.5%。工业经济砥砺前行
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煤炭和化工行业增长困难,下行明显,全市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亿元,同比下降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6%。主导行业“三降两升”。受疫情影响,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较去年下降12.3%和11.8%,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4%,降幅较一季度扩大4.8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10.6个百分点。主要化工产品价格下跌明显,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降幅较一季度扩大2.4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增加值小幅回落,同比下降1%。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冶金行业保持增长,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7%和5.3%。五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7.1%。大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7%,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更为严重,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1%,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3.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9.8%。装备制造业当月增速转正。随着源盛光电、奇瑞汽车等企业订单增多,装备制造业增速有所回升,1—6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8.5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速达63.9%,较上月回升93.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6月当月增速达13.9%,较上月回升60.2个百分点。重点工业产品五成增长。全市重点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近五成的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发电量.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精 .6万吨,增长12.3%;聚 63万吨,增长60.4%;聚 66万吨,增长20.3%; 27.6万吨,增长38.7%;铁 87.5万吨,增长11.5%;氧 20.1万吨,增长29.6%。规上工业产销率为.8%,高于全区规上工业产销率2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二。其中,重工业产销率为.9%,轻工业产销率为98.5%。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3.3%,较一季度回升27.6个百分点,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从项目类型看,房地产项目增速加快。—0万项目投资同比下降66.9%,占全部完成投资比重的5.8%,下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8个百分点;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33.4%,占全部完成投资比重的83.4%,下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7.9个百分点。其中,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个,比同期多72个,但投资额同比下降32.8%,下拉投资25.1个百分点;房地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1.2%,拉动投资2.4个百分点。↑康巴什多个楼盘开工建设(图为6月10日开工建设的水岸华府住宅小区新建楼盘)从三次产业看,三产拉动力增强。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6:63.1:36.3,与去年同期比, 产业比重持平,投资同比下降40%,下拉全市投资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减少1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5.4%,下拉全市投资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6.2%,下拉投资3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6%,拉动全市投资1.9个百分点。三产投资中交通业、教育业、房地产业呈正增长,分别拉动全市投资4.6、1.9和2.6个百分点。从投资来源看,民间投资有所回升。1—6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1.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回升态势。部分领域民间投资实现翻倍增长,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卫生和社会工作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其他电力、房地产、水利等大行业民间投资也正增长,民间投资总量总体保持回升的趋势。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随着区内疫情防控持续巩固,居民生活秩序基本恢复,特别是在多项扩大消费政策促进下,消费市场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鄂尔多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13.7%,今年以来连续4个月呈收窄态势,高于全区增速0.1个百分点,高于呼市、包头增速0.3和0.8个百分点。从限上商品类别看,不同类别商品需求表现出明显差别:——成品油零售同比减少。1—6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2.6亿元,同比下降31.9%,降幅较深;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高达35.8%,下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3.6个百分点。——汽车消费逆势上扬。汽车作为消费升级的一项重要消费品,在鄂尔多斯市商品零售份额占比达34.8%。6月当月鄂尔多斯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7%,增速比5月份提高8.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3个百分点。↑东胜首届“云购东胜·好物节”活动——生活类商品增长旺盛。“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消费持续旺盛。上半年,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4亿元,增长28.4%;其中,肉禽蛋类商品累计增长62.5%,蔬菜类商品增长72.7%,干鲜果品类同比增长19.7%。↑东胜区消费扶贫特产产品“10°农场”线下实体店
——纸质阅读消费悄然升温。在便利的新媒体阅读环境下,纸质阅读消费不降反升,家庭对子女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拉动了纸质阅读消费。上半年,限额以上书报杂志类消费同比增长.1%。——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受较大冲击。上半年,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同比下降86.2%。限额以上住宿类、餐饮类企业销售额分别下降31.0%和23.9%。规模以上服务业趋势向好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回暖,企业营业收入降幅逐步收窄。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下降18.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84.0亿元,同比下降22.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2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32.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5.0个百分点;游览景区管理业实现营业收入.3万元,同比下降65.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7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企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交增值税同比下降34.9%;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3.2%;税金及附加同比下降25.0%;三项税金合计同比下降33.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同比下降21.6%。由于税费减少,企业实现盈利,1—5月实现营业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28.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
更多新闻,扫描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c/1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