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思考鄂尔多斯市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对存在问题的基本分析
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市各地对发展村集体经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地理资源环境限制、资金短缺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经营管理机制滞后等主观因素。
(一)政策扶持亟待加强。目前,我市有关部门虽然联合下发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性文件,但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尚未出台明确的扶持政策。有的旗区发展村集体经济没有完整成熟的思路,放不开手脚,容易走弯路。
(二)干部畏难情绪较大。许多基层干部抓经济、抓管理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有思想包袱,有的不知道如何着手,有的怕搞不好,背负骂名,有的怕这届搞好了下届选不进村“两委”,白忙活一场,不愿意放手去干。
(三)村民参与热情不高。一些人认为村集体经济无关自身利益,认识不到“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可度不够、动力不足。还有些人对村级组织牵头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的现象。一些人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启动资金普遍缺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经过二轮土地承包,一些农牧户集体观念变淡,一些村干部怕麻烦、怕得罪人,由此导致大量嘎查村的集体资源资产拆分到户,村级组织名下缺乏基本的资本积累,用于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严重短缺。全市有不少村的银行存款不足万元,要由村级自身实施经济发展项目,难度很大。而且,村集体经济难以跨越信贷筹资门槛,难以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五)科技实用人才不足。大部分嘎查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科技对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尤其是种植、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小农经济、分散经济普遍。另外,由于村干部接受产业营销培训不足,导致产销渠道不畅,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造成村集体收入徘徊不前。
(六)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三次创业”、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统筹协同发展不足,资源整体效益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总体来看,我市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由于监管手段滞后、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资产闲置或被无偿占用情况仍然突出,部分嘎查村的集体资产被不合理地分光卖光,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来源: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农工部
编辑:田峰印编审:刘旭
图文制作:杨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xc/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