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惊艳浮生,春秋几度,偏爱伊金霍

治白癫疯 的办法 http://m.39.net/pf/a_4325498.html

总有人说,累了就停下来,要学会断舍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我看来,真正的断舍离是懂得释放压力和情绪。比如一场宿醉,比如一次旅行……

看到群里转发关于伊金霍洛旗旅游局举办的采风通知,那一刻我正忙得焦头烂额。打开文件看景点的安排,很巧和我三年前走过的路线相差无几,心一下子活了过来。

年毕业我来到伊金霍洛旗,站在遍地施工的街头我是哭着的,车站拆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年阔别旅游行业,那些大大小小的景区再未去过。晃眼之际这些年紫外线过敏的毛病让我错过了这个小城太多和煦的骄阳,倘若说没有遗憾,那是假的。

七年的相守,三年的驻足,时光在四季中流转,梦想在起伏中明灭。这些年我们都变了,我变成熟懂事了,伊金霍洛旗变美了。

谁说相同的路走第二遍没意思,当年的风吹远了,但风景一直都在。我还是想去看看,再次触摸那些斑驳的砖墙瓦砾,脑海中的画面会不会亦如曾经那般清晰。

我很阔绰的请了三天假,只为在最喜欢的季节,多看一看我眷恋的这座小城。一转身,夏天成了故事;一回眸,秋天化作风景。

因为是集体采风,所以行程比较紧凑,可谓是伊金霍洛旗旅行的 精品路线,此处选取十个景点,建议游玩时间3至4天。

郡王府

听过了战乱流年里的故事,再听一次石壁上爱而不得的传说

对于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人而言,最熟悉的景点大概就是郡王府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透着古老气息的郡王府仿佛穿越时空一般的存在。

百年沧桑巨变,蕴含着代代相传的故事,经历过战乱年代的烟火,几经辗转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年)迁至现址。

据说,伊金霍洛旗的郡王府是整个鄂尔多斯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王爷府。年5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全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到伊金霍洛旗的那些年,我只是远远地瞟过郡王府几眼,看多了清宫戏里的情节,对那矮矮城墙里的风光总是带着些许好奇。

我以为,郡王府大抵是像电视剧中一样富丽堂皇,进进出出的院落不计其数,大得如同一座宫殿。但伊金霍洛旗的郡王府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它远没有电视剧中那样 ,甚至朴素得有些清冷。如果不是那飞檐斗拱,精细的雕刻以及传神的油漆彩绘,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它竟是王爷的住所。

这份低调的雅致,仿佛透过时光的长河,时时刻刻散发着厚重而又古朴的味道。

时隔三年,第二次来到郡王府却意外地被一段传说所吸引。听多了战乱流年里的故事,这一次感动我的却是石壁上爱而不得的传说。

“和合二仙”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的背后却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据说唐太宗年间,拾得和寒山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为了成全他们,寒山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后来得知真相的拾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就这样,虽然他们都辜负了那段姻缘,但终归保全了一世的友谊。

这世上有很多遗憾的事情,比如棋逢对手后的不战而退,胸有成竹后的破釜沉舟,两相情愿输给了一腔孤勇……如果不能尽善尽美,那不妨就遵从初心,竭尽全力去做不会后悔的事情。

站在郡王府 的主人——奇忠义(汉名)当初的婚房门口,看着墙上他和夫人的黑白结婚照,遥想着这中国历史上 一位蒙古王爷曲折传奇的一生,他为鄂尔多斯的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百年风雨沧桑城市巨变,后人心中对他的那份敬仰终将永存。

乌兰活佛府

恋过世间山水,不抵心中那一缕禅绵

你身边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人:我要去西藏,去烧香拜佛,去洗涤内心的躁动与罪恶,去救赎自己,去思考人生,去听一听仓央嘉措的传说......

一直以来,我都不太懂,为什么问佛就一定要去西藏?倘若心中有佛,世间尘土皆为极乐;倘若心无信仰,又何必用一场体面的叩拜来自欺欺人。

我并不是地道的佛教信徒,但是对于和佛文化相关的种种内心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敬意。什么是“佛”?在我眼里从来没有刻板的定义,年少的时候以为佛就是《西游记》中无妄而严明的大道。长大后才明白,佛是参透世间因果后,依然能保持初心的顿悟。

曾经,我从仓央嘉措“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的诗词中备受感动。关于那段刻骨痴情的故事,哭碎了太多爱而不得的相思梦。

一见倾心,再见伤心;一见如故,再见陌路。为了追求,不怕一切束缚,用一篇篇诗歌高唱尘缘的起落,不想做普度众生的佛,只愿做一生相守的情郎,是狭隘还是私欲,任后人评说。

我庆幸不用跋山涉水远赴西藏,在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活佛府就能找到穿越山河隔空问候的感动。

这座历代乌兰活佛事迹的见证之所,一个部族历史的传承之地,正在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信徒。

走过风马旗飘扬的广场,轻触刻着六字真言的转经筒,耳畔梵音铃动,脚下步履生风。

远远的望一眼十二世乌兰活佛静修的居所,千回百转,在最接近澄澈的地方,还灵魂一份自由安然。

听说,佛前不要轻易许愿,成真了,不是谁都能还得起,所以我总是安静的放空自己。每一次站在佛堂前轻嗅,鼻尖萦绕的禅香都让人莫名的心安。

云云人海中缘起缘灭,俗世红尘里人来人往。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为之折腰,总有那么一段故事让你为之泪目,总有那么一处风景让你为之倾倒,恋过世间山水,不抵心中那一缕禅绵。

伊景园城市沙山旅游区

越过沙丘,那一弯相得益彰的山高水阔

一边是水,一边是沙,抬头远望是天高水阔的自在,回首驻足是脚下茫茫沙海的空旷,天空的蔚蓝爱上了沙土的苍凉。你见过这样突兀而又和谐的美景么?

一边是伊金霍洛旗,一边是康巴什新区,它们分离而又比肩,它们对望而又相拥。

伊景园城市沙山旅游区坐落于乌兰木伦胡南岸,与国家4A级旅游城市康巴什区隔湖相望。以“亲沙、亲水、亲子”为主题,提倡家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是集沙漠竞技、水上运动、游乐设施体验、特色餐饮品尝、园林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区。

记得上一次来,还是在年的春天,那时候的伊景园城市沙山旅游区除了沙山只有几座孤零零的蒙古包而已。而现如今,从景区的大门到内里的设施一应俱全,旋转木马、过山车、沙漠之舟、射箭场,能满足一家人所有的期待。

作为鄂尔多斯市 的城市沙山,堪称城市中的明珠,虽然景区面积不大,景点不多,但特色各异。站在 处能时刻感觉到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乌兰木伦河的气息,温柔而清冽,让人不由得沉醉在这天地之间。

走过沙山的苍凉,触摸沙粒的魂魄,内心会涌现一种无法阻挡的洪流,是来自一颗颗渺小的沙粒,原来美景都在眼下,接近真实,接近自然。

虽然第二次来,但是新鲜感更甚从前。最难得的是居然遇到了两年未见的老同事,听说她在景区上班,对这里的好感不免又多了些许。相见甚欢的我们在沙山之上手拉着手,一瞬间的惊喜忍不住泪目。

她说,自从结婚生子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看到我的一瞬间,恍若时光回到从前,初心依旧。我们依依不舍,合影留念......

也许人生相逢或离散,从来不是终点,生命抵达之处永远都是崭新的一页。

红海子湿地公园

阳光下踏浪,夜幕里追星

若说生活在伊金霍洛旗七年之久,有什么地方是我去过最多的,那一定是红海子湿地公园了。它与草原相近,与城市相融,是当之无愧养心、养眼、养肺的休闲圣地。

我喜欢海,曾经为了一腔喜欢而任性的报了一所海边的大学。四年时间并没有让我产生倦怠,反而毕业之后心心念念的情景,依然是在海边踏浪的记忆。

我很庆幸在离开校园的许多年里,依然有这么一片水域能满足我对大海的幻想,有时候只是远远的看一眼红海子那静逸的水波,心情都会明朗很多。

红海子湿地公园遵循原有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和蒙古族的发展历史,以原生态为主,充分体现生态、和谐、平衡等理念, 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大自然风光。

突出“盛世华章”的设计理念,建成“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绿色宫殿”、“黄金海岸”、“流金岁月”五大功能区。东西两部分集采摘野炊、垂钓、美食休闲、水上娱乐和野营帐篷于一体,是北方城市罕见的大型湿地生态环保的新型公园。

而不要门票,更是它得民心的加分项。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似乎任何时候它都用自己26平方公里的怀抱,接纳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来一次伊金霍洛旗的红海子湿地公园,你会知道什么是21°的夏天。最逍遥的打开方式,莫过于和三五好友乘着夕阳的清凉找一处空旷的地方烧烤,尽兴之时打开车灯,放起音乐,所有压抑的情绪都消失在欢声笑语中。

夜晚就搭起帐篷遥望星空,流星划过,记得许愿,至少愿望没有成真你还可以吐槽一句;倘若连愿望都没有期许,你总不能去责怪自己......

美好农场

林深时见鹿,梦醒时见你

每次来到美好农场,我都有一种回到童年的错觉,远远的就能听到鸡鸭牛羊的叫声,似乎永远都带着吃不饱的情绪,等待着游客投食。

美好农场是集原生态种植、休闲采摘、养生度假、运动拓展、儿童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原生态养生农场。农场总体设计规划为果蔬种植区、观光采摘区、儿童娱乐区和休闲养生区。

这里不仅是举家同游,共享天伦之乐的选择,更是完成我们都市人农夫梦的 选择。

跟着讲解员走到美好动物社区,有人被鸡鸭鹅热情的叫声吸引了眼球,而我一如既往的喜欢看那些白绒绒的兔子。

在我的认知里兔子特别畏惧人靠近,可是美好农场的兔子刷新了我的认识,它们居然不怕人。当我蹲在地上逗弄它们的时候,周围的兔子三三两两的都靠过来,甚至直立起身子趴在铁丝网上抢食。哪怕是递给它们一片树叶,都要争抢一番。一不小心还会被咬到,可见兔子急了会咬人不是说说而已。

以前觉得鲸鱼的叫声透着远古的苍凉,却不知道原来鹿的叫声也带着悲怆的蛊惑。另一个窝棚里的梅花鹿吸引了我的眼球,它们的畏惧和不安,似乎都写在眼睛里。

也许是我们人太多,让小鹿惶恐不安,它远远的躲着每一个方向的注视,而母鹿紧紧追随着小鹿的身影,这种护犊子的行为让人深切的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看着母鹿受伤的鼻子,清晰可见的鼻腔中发出悲怆的叫声,那一刻我的心莫名的难过。有人说那不是受伤,而是天生的残疾,就和人类的兔唇是一个道理,听闻如此,难过更甚。

我从那低沉而悲鸣的叫声里想起一句话: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动物也好,人也好,我们都是在彼此的世界里,努力的活着,也许美好,是每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最理想的期许......

蒙古源流

年盛世再现,一转身梦回民国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来到蒙古源流总感觉这里的风比别处豪气了很多。大概只有如此才能衬得起这“呼包鄂”金三角和“蒙晋陕宁”四省交汇处的重要身份。

一条文化轴线,展现了不同的成吉思汗。而眼前的蒙古源流城,开始让蒙元文化生根发芽,成为了蒙元文化全景展现的先驱。

成吉思汗,一生铁血,有人说他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格局,有人说他只是中华五千年的一个插曲。但任凭历史怎样书写,都不可否认在鄂尔多斯这片圣主眷恋的地方,“长生天、英雄地”是蒙古族人一生的信仰。

整个蒙古源流以蒙元文化为创意元素,融入现代科技, 限度的回溯和还原蒙元盛世的辉煌历史与风土人情。

站在蒙古源流的阁楼上,能看到七百年元朝盛世文化的历史缩影。元大都、元上都、哈喇和林、斡儿朵金顶大帐和腾格里广场、崇天门城楼等盛景在这里再现。恢弘浩大的背后,是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传说。

如今的蒙古源流不仅仅是历史建筑的重现,整个景区涵盖了影视拍摄、文化观光、会展产业、娱乐互动、游乐休闲等功能,为大型室内外演出及庆典、影视嘉年华、国际影视文化与学术交流、蒙元文博展览与拍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展示等活动提供交流平台。

上一次来,我参观了蒙元石刻艺术博物馆。那大大小小的石碑,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江湖辗转,不知要修炼多少个年头,才有资格被千锤百炼的刻上文字,才能有幸静静躺在博物馆里供后人瞻仰。

而这一次由于景区的修缮很多地方都处于封闭状态,但是北方民国小镇给了我另一种惊喜。据说已经有17部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小镇不大却给人一种梦回民国的既视感。

走进其中仿佛穿梭于各个电视剧里面,之前就听说蒙古源流堪称鄂尔多斯的横店,如今看来的确如此。

成吉思汗陵

圣主身归何处,历史已成传说

相较于伊金霍洛旗的其他景区而言,成吉思汗陵于我有不一样的意义。这是曾经工作过两年的地方,最单调艰苦的环境,最快速的成长阶段都是在这里度过。

每次来到成吉思汗陵我都有一种“如果当初历史再学的好一些”就能避免很多自我感觉丢人的瞬间。关于成吉思汗的毕生,关于成吉思汗陵的故事,每一次来这里都能刷新我的认知。

以前一直以为,成吉思汗陵是“陵墓”的“陵”,但听了讲解员的深度刨析才知道,原来成吉思汗陵的原意是“灵魂”的“灵”,意指成吉思汗 的灵魂归处。

汉族人在生老病死后比较注重遗体的礼葬,但是蒙古族人更注重灵魂的奉养。

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 神,故谓“长生天”。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天神“长生天”授予一位地上的首领。“成吉思汗”,其含义就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

历史记载,年深秋,蒙古帝国的大军从草原出发,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征战四海八荒,屡次以少胜多,令士气高昂。年,66岁的成吉思汗在病榻之上指挥了人生中的 一仗,联宋灭金,夺取开封。

当成吉思汗去世后,出于政治因素和蒙古族丧葬的传统习俗,秘不发丧,真正埋葬的地方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与以往无异。但吸收成吉思汗 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当然,现如今的成吉思汗陵并不是他的陵墓。相传,当年路经伊金霍洛,灵车突然深陷泥潭中,用五匹马拉仍纹丝不动,大家即以此为衣冠冢,并建陵园。那里有八个白色的蒙古包,被蒙古族视为全民族的圣迹,称为“八白室”。

于是留下卫队中的户在此专门侍奉,称作“达尔扈特”。也就是说现在可供人观赏的成吉思汗陵园,其实只是当年八个白色的蒙古包的位置。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身终归何处?截至今日依然无人准确可解。历史早已远去,传说真假难断。达尔扈特人八百年薪火相传的守护,圣灯常燃的背后,守护的不只是成吉思汗一生的传奇,也让整个蒙古族祭祀文化代代相传。

成吉思汗陵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若果有幸,来年春天3月21日,到成吉思汗陵的春祭大典见证一次海内外十万人参与的盛会。去看一眼成吉思汗的转世神马“溜圆白骏”,和它轻触额头,感受圣主穿越时空与山河的赐福。

苏泊罕大草原

随风追过了四季,我还是钟情于你

身为地地道道的内蒙人,说来惭愧我只见过一片草原——苏泊罕大草原。

所以对于全中国人都很好奇“你们是不是一出门就能看见草原,出行都靠骑马”的这个梗,我每次都只能老老实实的否认。

和苏泊罕大草原的结缘,当真算得上好事多磨。年从别人的朋友圈看了一眼,便对这片草原心心念念。可是到年我才 次踏上那深深浅浅的墨绿色天地之间。

那一年雨水不足,常年干旱的草原在深秋季节仿佛秃了顶的老头,当真没什么可看的。而彼时,是我 次见到真的草原,在内蒙古的秋天,好体面的一次失望。

我只能在心底默默地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是我来的时间不对;没关系,明年水草丰茂的季节,再弥补这一次的遗憾。

心中有期待,眼里便是风景。年的夏天,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常常穿梭于苏泊罕大草原的各个角落,未完成的草原梦,终究是圆满了。

而这一次,是我时隔三年后的回归。眼前的草原和记忆里相差了些许,多了一些建筑和游乐设施, 不变的是无论初见或是重逢,都在这浓墨重彩的深秋。这一次相见,少了一丝热烈,多了一份真切;少了一丝浪漫,多了一份洒脱;少了一丝惺惺相惜,多了一份返璞归真。

托天气大好的福,虽然是10月末,但草原没有那么冷冽,风也是恰到好处的内敛。走在新修缮的木栈道上,面上不动声色,可是内心早已热血沸腾。流水匆匆的旧时光,记忆在脑海翻涌,没有人知道,我是多么眷恋这片草原。

那一年,我还记得每一场鄂尔多斯婚礼演绎给人留下的感动;我还记得新郎新娘策马奔腾而去的潇洒与浪漫;我还记得彼时年少的我心里幻想过的画面: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白塔

转经筒前的赤城,少一圈都不算来过

和商业化的景点不大一样,白塔周围看起来格外冷清,倒是适合心无旁骛的人来观赏一番。

白塔外围的转经筒,必须转三圈才灵验,少一圈都不算来过。

对于转经筒我向来是没有免疫力的,每次见到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上去摸两下。仿佛真如佛家所言,即使不懂经文,转过转经筒就相当于诵读了千字经文。

我虔诚的走了三圈,虽然没有什么大心愿,但亦步亦趋的行走之际告诉自己:人这一生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追求的东西有很多,但放下浮躁回头审视走过的路,所求不过平安喜乐罢了。

乌兰木伦新村

好时代人人赞,太阳照得人心暖

听说乌兰木伦新村是中国西部 村,那里的人都住别墅,听到这句话时我们大部分人两眼放光的感叹:不是吧,怎么可能......

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是当我们坐着大巴进了村子才知道,大概我们才是没见过世面的吧。

虽说是村子,但小学、幼儿园、卫生院、警务室,邮局等等,城市里该有的地方和设施这里一应俱全,和一个小城镇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小城镇的发展潜力更大。

乌兰木伦新村总面积80平方公里,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有大小煤矿11个,年生产能力3万吨,其中村办煤矿1座,年生产能力90万吨;煤炭运输集装站4个,年运营能力万吨,其中村办集装站台1个,年运营能力万吨;有股份制水库1座,储水量万立方米。

截止到年年底,乌兰木伦村集体固定资产达4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这个数据,是多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

站在观景台上向下而望,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欧式别墅、美丽的楼房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企业工厂鳞次栉比。

让人不由得感叹,这就是未来共产主义的模型啊!乌兰木伦新村的人,结合自身实际,同心协力依靠党和国家的利好政策,走出了农村不一样的路子,给我国未来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 的模板。

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都能放下城乡之间的观念,做一个幸福的中国公民。

世上有两种遗憾,一种是碌碌无为活到老的空悲切;另一种是一路努力走来,越过山丘的喜悦却无人分享。

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第七年,此刻我知晓,人这一生总有一个地方让你魂牵梦萦,再多的诗与远方和它相比都是将就;

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不愿再去漂泊,心甘情愿驻足于它的四季流转;

总有一个地方惊艳过你已逝的青春,也让你妥帖的安放往后余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ly/189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00001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