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鄂尔多斯牧民,骑马的牧民与草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 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成汤灭夏后,夏因君主的儿子獯鬻带着眷属逃到渠搜避难,从此之后,鄂尔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统。商朝建立后,鄂尔多斯西南部被划为鬼方。
前5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行政辖区,名上郡。秦惠文王十年(前年),魏被秦战败,魏把上郡割让于秦。此后,秦国杀掉义渠王,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赵武灵王二十年(前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战国后期,鄂尔多斯东部地区一直为秦国所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西汉元朔二年(前年),西汉在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设五原郡。东汉建宁元年(年),东汉灵帝刘宏登基之初,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东汉中平五年(年),南匈奴摆脱东汉管辖,鄂尔多斯被北方匈奴、乌桓、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开为游牧区。
汉赵光初二年(年),后赵在今杭锦旗北部建立朔州。北魏始光二年(年),夏国龙升元年(年),赫连勃勃在今乌审旗南部萨拉乌素河畔建立大夏国,历史上称为统万城。北魏在今伊盟北部沿边一带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武川六镇,统万城改为统万镇。在今准格尔旗黄河沿岸一带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带建立西安郡。
隋朝开皇九年(年),隋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一带设榆林郡、下辖榆林县、富昌县、全河县;唐王朝建立后,唐高宗于唐朝咸亨三年(年)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今准格尔旗、东胜区东部设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
辽神册元年(年),辽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设振武军,废弃胜州。北宋建隆元年(年),北宋在今鄂尔多斯东部地区设麟州新秦郡,下辖新秦县;在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设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设盐州。北宋靖康二年(1年)北宋灭亡,西夏占据大部分地区。
元朝灭亡之前,鄂尔多斯地区被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所占有。至明朝初期,扩廓帖木儿被赶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属明王朝派员管辖。但不久,故元势力和蒙古各部相继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在一个多世纪里,明王朝多次派军进攻,但始终未能如愿。后明朝在鄂尔多斯南部修筑长城,加设边关,将鄂尔多斯让给了蒙古军,并将阿勒坦汗(俺答)加封为顺义王,两家关系才得以缓合。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清廷对待蒙古头行的种种政策继续生效。”故当时鄂尔多斯仍设7旗1厅。年伊克昭盟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ly/1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