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牧骑亮相上海,带来多个国家级非
鄂尔多斯歌舞多姿多彩,享有“歌海舞乡”的美誉。漫瀚调、短调民歌、古如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专场《魅力非遗——“乐·舞”鄂尔多斯》首登沪上舞台,在上海保利大剧院开演。
鄂尔多斯位于黄河“几”字弯(河套地区)核心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多年中华文明形成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融发展的大通道,孕育绚丽灿烂、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
《魅力非遗——“乐·舞”鄂尔多斯》专场演出以“精品剧目+全国院线巡演”的运营模式,对地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宣传展示。鄂尔多斯市希望通过借助此次文化交流互鉴,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沪上演出90分钟,包含13个节目,《山顶上》《十五岁》《枣树梁》《古如之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短调民歌和古如歌的优秀作品。《黑缎子坎肩》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金奖。《伊金桑》《顶碗舞》为省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祝颂和传统舞蹈。
本次演出的主创团队为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本场演出由“山顶上”“黑缎子坎肩”“我的鄂尔多斯”“酒歌”等乐舞章节组成。全部节目都是现场弹唱,歌中有舞、舞中有乐。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本文作者:诸葛漪
图片编辑:项建英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duosizx.com/eedssls/20666.html